跳到主要內容

NO.785 羅胖精選 | 什麼是自學的三境界?


和你一起終身學習,這裡是羅輯思維。

昨天,我們推薦了《精英日課·第三季》的一節課程。萬維鋼老師講,我們作為一個終身學習者,要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,需要自信心和自我管理兩方面的準備。今天,我們繼續請萬老師給我們講解一下,自學究竟是一套什麼樣的系統方法?

下面有請萬老師。

納西姆·塔勒佈出身於黎巴嫩名門望族,祖父一代位高權重。他的父親是黎巴嫩的全國高考狀元,名字上過報紙。不過老塔勒布對自己的狀元身份非常不以為然,因為他不是全班最有出息的學生。老塔勒布畢業於一所耶穌會精英高中。他們班的倒數第一名,白手起家經商,成了全班最成功的人;另一個也是排名墊底的學生,去非洲倒賣木材在四十歲之前實現了財務自由,然後去做了歷史學家。

老塔勒布感慨,對商人和學者這兩個職業來說,實際地位跟狀元之類的東西真沒啥關係。所以老塔勒布沒有送兒子進精英高中,他對兒子有更高的期待。他給了小塔勒布兩個選擇—— 要么就去搞錢,要么就去搞文化。

小塔勒布選擇了文化。他認為學校裡教的太窄也太淺,決定不再追求什麼優異成績,只花最小的力氣取得學位。他把大量的時間用於自學,他每週閱讀30 到60 個小時—— 跟一般人的日常工作時間差不多—— 而且專門讀西方經典。先是文學,然後是數學和科學,然後是歷史和哲學。

小塔勒布十八歲移民美國,繼續這種馬拉松式的讀書,而這並沒耽誤他拿到巴黎大學的本科學位和沃頓商學院的MBA。在沃頓,小塔勒布被概率和風險管理課程所吸引,他感覺老師有些東西沒講明白。比如有些極端的“小概率”事件,用流行的什麼“六西格瑪”分析是不對的,可是他自己不掌握更好的數學工具。他做了一個非常極端的決定。

他跑到書店,訂購了幾乎所有書名中包含“概率”和“隨機”字樣的書。他不上課、不看報紙也不看文學了,只讀這些書。他用了五年時間專心研究隨機現象。這段時間奠定了他一生的事業。他成了一個證券交易員,同時還在紐約大學有一個研究職位。因為他寫的一本書,現在人們把極端的小概率事件稱為“黑天鵝”。

納西姆·塔勒布,是一個自學者[1]。

1.自學於文本
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自學。我們上一講說了,自學需要自信心和自我管理兩方面的準備。進入具體的自學方法,自學成敗的關鍵,在於你是否善於處理文本信息。

文本能力是個基本功。就好像練武要練馬步一樣,需要用大量的閱讀時間積累出來才行,而當初塔勒布練的可是童子功。最起碼你面對文字得有一種親切感,才談得上後面的操作。我們可以把文本功夫分成三級——

第一級,閱讀一段文字,或者聽一節課,你能不能抓住它的要點。

這是最基本的基本功。聽起來並不難,但是請注意,這是一個非常主觀的行為。你能看出來什麼要點,取決於你腦子裡已經有什麼東西,和你當前的視角。有人讀《紅樓夢》讀的是愛情,有人看的是政治,還有人看的是菜譜。其實看什麼都可以,你能看出東西來,跟自己的東西發生連接,就算有功夫。

練習這個功夫的方法是記筆記。我以前說過一個“強力研讀”的做筆記方法[2]。而在這一步,更簡單的方法是使用所謂“康奈爾筆記法”。把一張紙分為左、右、下三欄,如下圖所示——

第一級,閱讀一段文字,或者聽一節課,你能不能抓住它的要點。  這是最基本的基本功。聽起來並不難,但是請注意,這是一個非常主觀的行為。你能看出來什麼要點,取決於你腦子裡已經有什麼東西,和你當前的視角。有人讀《紅樓夢》讀的是愛情,有人看的是政治,還有人看的是菜譜。其實看什麼都可以,你能看出東西來,跟自己的東西發生連接,就算有功夫。  練習這個功夫的方法是記筆記。我以前說過一個“強力研讀”的做筆記方法[2]。而在這一步,更簡單的方法是使用所謂“康奈爾筆記法”。把一張紙分為左、右、下三欄,如下圖所示


讀書或者聽課的時候在右邊記下你看出來的“要點”,複習的時候在左邊欄相應位置寫下“線索”,在下邊欄寫下“總結”。注意一定要使用自己的語言,最好跟自己已經會的東西發生連接。

這個方法能幫你把信息變成長期記憶。要做到看見線索能想起來要點,看見總結能背出來線索。做到這一步,就算把一本書“從厚讀到薄”。

第二級,是有一個問題,你能不能從一堆書裡找到答案。

一個問題要是用搜索引擎就能解決,那就太簡單了。我們關注的是你在學業中自發地冒出來的大問題。比如你用一本中國出版的教科書學量子力學,公式和做題你都會了,但是你感覺自己對“不確定性原理”這個概念沒有搞清楚,那你怎麼辦。

你應該看看別的書是怎麼講的。別被課本限制住,只有那些建制派才在意課本。課本只是指向月亮的一根手指,我們追求的是月亮本身,多參考幾根手指更容易定位。

有時候你會驚訝地發現像“不確定性原理”這麼基本的概念,不同的書講法都不一樣,而有的書明顯是講錯了!這能讓你收穫一股巨大的自信力!你的見識,超過了那個作者。

第三級,是建立自己的系統。

知識是個系統。而作為自學者,你的個人知識系統應該是具體的—— 也就是說你得把它寫下來。你應該對每一個課題都有一個筆記本,根據自己的思路劃分章節和專題,用自己的語言整理好所有的要點、心得和應用技巧。

這個系統是你自己的,而你的關注點跟別人完全不同,所以沒必要事無鉅細地總結你認為沒意思的知識點。不要平淡的廢話,不要花哨的腦圖,要字字見血直指人心。

但是這個系統得有一定的完備性。最好從學習一開始就有所規劃,這門學問有哪些要點和問題,你要得到什麼,相當於一個自己給自己的教學大綱。

完備性的好處是能讓你發現系統的漏洞。就好像武俠小說裡練武練到一定程度發現自己還有命門一樣,你需要另外再想辦法彌補。系統要不斷地增長。

面對一個形成實體的系統,你會有一種強烈的成就感。我上大學的時候有好幾個筆記本。為了準備GRE物理專項考試,我還弄了一個綜合所有課程的複習要點手冊。那個手冊其實對別人沒用,但我當時的成就感實在太強,以至於專門讓校印刷廠把它裝訂成了一本小書的樣子。

有了系統,你在文本意義上的學習就算差不多了。但是文本學習還遠遠不夠。

2.自學於操作
我們學習並不是為了一講話能說出個一二三四、ABCD,擺個有學問形象。我們學習是為了應用。你需要在實踐中得到反饋。

自學,是以我為主的學習,而不是“自己一個人”學習。你需要找人切磋一下,參加一個什麼測試甚至比賽,跟人過過招,才知道自己學的到底怎麼樣。

現在人們對網絡公開課的一個詬病就在於它在反饋這方面不如線下。不過考慮到大多數人在學校裡上課的時候也沒有得到太多反饋,我到是覺得為了網課的高效率而犧牲一點反饋機會是值得的。但是你仍然需要反饋。

而且你不需要等到實際工作才能獲得反饋。你至少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放網上讓人看看。而像數學和編程這樣的項目特別適合自學,因為會不會、做得對不對,你立即就能知道。習題答案和計算機運行結果就是給你的反饋。

我兒子上了個奧數班—— 請注意,在美國,各種奧數活動都是合法的。這個班每週只有一小時的課,老師留的作業也不多。但就是這樣,還有些家長說孩子只是來享受數學,並不跟著參加比賽。我對此不太理解。

數學和編程不是文化欣賞項目。對於一個嚴肅的學習者,這些是訓練項目。上課只是提供一個交流平台,可能還有點儀式感,真正的功夫都在自己的練習之中。你的信心和水平只能在每一次成功解題和程序成功運行中提高。

真正的程序員不可能去專門報個什麼班來學習一種新出的編程語言。我看程序員都是在實踐中學習,是先有一個什麼需求,現用現學。傳說在騰訊的QQ —— 以前叫OICQ —— 剛剛興起時代,馬化騰有一次突然想到需要有點網絡安全管理,就讓一個工程師設計一套安全系統。工程師的解決辦法就是現用現學—— 過了幾週馬化騰去看他的進展,發現他正在閱讀一本有關網絡安全的教材的……“第一章:什麼叫網絡安全”。

現用現學聽起來有點不靠譜,但這才是最原始的學習衝動和最實在的學習行為。我要用,我不會,那我就學唄?

科研中的常態是這樣的。比如做這個研究,我們需要用到一個叫做Matlab 的數學編程語言。你沒用過Matlab,這不是藉口,而且我們等不了你去上什麼Matlab 網課。你要做的是上網找個最簡單的教程現用現學,先把這個問題對付過去再說。

現在人們對YouTube 和B站的一個用法,就是想幹什麼事兒不會,上去看看別人幹這件事兒的視頻。我就曾經跟著YouTube 給廚房換了一個下水道攪拌機,還給汽車換了個門把手。

這種自學可以說是“自學於無形” —— 不需要什麼儀式,沒有那麼多情緒波動,我們需要用啥就能學啥,學啥就能會啥—— 這豈不就等於說,沒有我們不會的東西了嗎?

而反過來說,大多數人學英語最大的問題恰恰是學而不用,把學英語變成了健身項目和行為藝術。

我有個朋友告訴我一個離奇的故事。說在清華大學,有一個美國留學生和一個韓國留學生,相愛了。美國人不會說韓語,韓國人的英語也不行—— 結果這倆人居然是對照著中文字典談的戀愛。我覺得這個故事能激勵你在實踐中自學。

3.從自學到精通
一個需要啥就能學啥,學啥就能會啥的人,必定是一個高自尊的人。他對生活有強烈的掌控感,無所畏懼,游刃有餘,寵辱不驚。這個autodidact 氣質,比任何學歷證書都更令人尊敬,比財務自由更令人羨慕。

終身學習是一種修行。一個autodidact,修行的不僅僅某個具體的技能,更是人格的自我完善,是自身潛能的最大發揮,是我們前面講過的那個“Eudaimonia”。

修行者都講內部驅動,但我認為外部驅動也是不可少的。以我之見,自學者所應當追求的最高級外部驅動,叫做“Mastery”。

這個詞通常翻譯成“精通”,但是它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精通。達到Mastery,意味著你對這個領域具有統治力。

納西姆·塔勒布用五年時間達到了對“風險”這個領域的統治力。現在全世界沒人能跟塔勒布平等辯論有關風險的問題,連預測界頭面人物Nate Silver 都不敢正面剛[3]。塔勒布說他坐飛機時候最喜歡的娛樂是在Twitter 上跟人論戰,可是現在願意跟他論戰的人不多了。尤其是風險問題。

你敢不敢給自己一個這樣的要求。Mastery 的境界,是哪個大學、哪個老師都教不出來的。自學是你唯一的途徑。

內容聽完了,我是羅胖。

聽完了昨天和今天的兩節課,相信你對學習的方法有一個系統的了解。對,這就是我自己跟著​​萬維鋼老師學習的最大收穫。他總能讓我知道,自我的成長是無限的,因為方法的改進就是無限的。

現在你得到App首頁搜索“精英日課”四個字,就可以看到萬老師的這門課程。

羅胖精選,明天見。

羅胖精選-[學習]推薦閱讀:

NO.705 羅胖精選| 用有限信息也能找到真相

NO.706 羅胖精選| 如何讓優秀的員工穩定工作?

NO.726 羅胖精選| 找到你的旋轉飛輪

NO.730 羅胖精選| 高手是怎樣煉成的?

NO.732 羅胖精選  |  你相信“人月神話”嗎?

NO.735 羅胖精選| 你面對的是單純問題嗎?

NO.736 羅胖精選| 怎麼處理“棘手問題”?

NO.737 羅胖精選| 老闆去哪兒了?

NO.738 羅胖精選|法律思維有什麼不一樣?

NO.785 羅胖精選 | 什麼是自學的三境界?


關於[學習]推薦閱讀:

大學學費貴嗎? 如果一年要花8萬多美金!這樣的大學你會考慮要去上嗎?這兩所大學 全美最貴

投資理財相推薦閱讀::
  1.   不管你是包租公還是自住客-你必需知道的房地產小常識-(貸款篇)估算屋主取得成本
  2. 不管你是包租公還是自住客-你必需知道的房地產小常識-(貸款篇)精華區老屋申貸較容易
  3. 不管你是包租公還是自住客-你必需知道的房地產小常識-(貸款篇)銀行鑑價未必等同買賣價
  4.   不管你是包租公還是自住客-你必需知道的房地產小常識-(貸款篇)留意老屋建築結構
  5. 不管你是包租公還是自住客-你必需知道的房地產小常識-務必親自到現場一探究竟
  6. 不管你是包租公還是自住客-你必需知道的房地產小常識-(貸款篇)銀行貸款用語;"成數"到底是什麼?
  7.   不管你是包租公還是自住客-你必需知道的房地產小常識-(貸款篇)老屋,中古屋貸款年限
  8. 竹北-興富發【水公園】買的起的水岸景觀宅
  9. 竹北大遠百商圈-佳泰世紀城 號稱竹北最強首購,2房只要528萬起....
  10.  【完整分析】富爸爸現金流遊戲心得及如何利用零成本做生意+從現金流遊戲來思考如何(不用錢)建立被動收入?
  11. 申辦房貸六個步驟和房貸審核標準及所需文件
  12. 最近看到的新聞 「租屋 買屋 你選哪一邊?」
  13.  [竹北高鐵]新竹竹北建案-坤山禾和,施工進度
  14. 竹科COSTCO旁不到700萬的全新預售兩房,您有興趣嗎? 興富發關埔最新潛銷案
  15. 信用不良可貸款、信用瑕疵可貸款嗎? 貸款專家沒說的秘密 "貸款加油站"一次完整破解給你看!!!讓你不再為貸款傷腦筋
  16.  中古車貸 最高可貸權威150%
  17. 房貸流程實況
  18. 免費小工具-劃格局超好用的軟體
  19.   遇到"失業"你會害怕嗎?現金流遊戲完整說明及遊戲玩法+現金流遊戲下載繁體中文版,富爸爸現金流遊戲pc版 如果你還不知道這個秘密,那你注定要窮一輩子!!!
  20. 房地產相關契約範本-租屋契約範本
  21. 理財型房貸到底是什麼?
  22. 中古屋看屋日記-新竹-竹東-旭家一期
  23. [貸款小技巧之細說貸款名詞] 負債比的意義-
  24. 竹科COSTCO旁不到700萬的全新預售兩房,您有興趣嗎? 興富發關埔最新潛銷案
  25. 竹北看屋筆記-[竹北河岸第一排]竹北建案-文鼎美漾
  26. [台中看屋日記] 台中市西區精誠29街3樓
  27. 大河戀高樓視野3房
  28. 新竹昌益二重埔造鎮計劃【昌益星都心】 開始潛銷開賣了嗎?
  29. [竹北看屋筆記]「東陞墅日子」猜猜看,我是不是這間的女主人呢?
  30. 銀行貸款怎麼辦??讓貸款V怪客告訴你,該如何不被銀行婉拒!!
  31. 信用瑕疵到底能不能貸款 遲繳 控卡 強停到底有沒有銀行能貸款??
  32. 第一次驗屋學超多-嘉璟建設-竹北臻觀驗屋
  33. 其實小白並沒有你想像中這麼難貸款
  34. 信用卡一直繳最低會怎樣?普卡、金卡和白金卡又有什麼區別 弄懂信用卡賬單分期和現金分期,保證你再也不敢拖欠卡費!
  35. 銀行婉拒或退件之銀行貸款困難案件!
  36. 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這樣還可以貸款嗎?現在有四招可以滿足你
  37. 徵信沒問題就能成功貸款嗎?為什麼信用不良或是信用瑕疵也能貸款?
  38. 下雨天南風天為什麼家中會出現牆壁流汗及地板潮濕嚴重情形呢?家中太潮濕有什麼壞處?該如何有效解決下雨天潮濕的情況呢?
  39. 找到二房東好物件前,最常經歷的5件事,其中第2項最常讓我欲哭無淚
  40. 房地產「租賃時代」到來,未來10年走勢?房產達人:房價下跌、租金持穩
  41. 新竹縣-竹東最佳旅遊景點TOP 10
  42. 青年房租補貼9月上路!單身、婚育,各縣市不同級距一次看清楚:最高可領5000元,只要符合1條件!婚育家庭租屋最高補助5千元
  43. 108年度低收入戶、中低收入戶審核標準 收入戶、中低收入戶申請時間及審核時間要多久呢? 申請收入戶、中低收入戶需要準備那些文件呢?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NO.744 第744期| 什麼是創新?

策劃人:李南南 和你一起終身學習,這裡是羅輯思維。 今天我們來聊一個非常虛的話題,就是創新的本質是什麼? 之所以要聊這個,是因為我最近在咱們得到App裡偶然讀到了一本電子書,是採銅老師的《精進2》。他的前一本書,《精進——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》,我當年讀了就很受啟發。這本《精進2》,雖然是續作,但是它的野心比第一本還要大。你看,它的副標題叫“解鎖萬物的心智進化法”。 這聽起來有點像吹牛啊。有什麼方法,可以解鎖萬物?換句話說,萬物,有什麼共同的關鍵,是可以被解鎖的? 讀完了採銅的這本書,發現還真是有。 你想,萬事萬物,從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只要進入了人類的視野,這些事物,就是人類世界中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。比如,輪船是航海問題的解決方案;我們平時吃的罐頭,是食物保存問題的解決方案;組建一個團隊,是提高工作效率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。萬事萬物都是解決方案。 再看深一步,萬事萬物,不僅是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案,它也內含了一對矛盾。 此話怎講? 比如輪船,它就內含著一個矛盾。就是怎麼才能在增加穩定性的前提下,讓船身的阻力更小。你看,矛盾出現了吧?因為要想增加穩定性,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把船身變寬。但是,寬了之後,又勢必會增加前進的阻力。一邊要提高穩定性,一邊要減少阻力,這就是設計輪船要平衡的矛盾。 再比如罐頭。你不僅要讓它更密封,更結實,而且還必須得讓它容易打開。你看,密封結實和容易開啟,這又是一組矛盾。 再比如組建團隊,增加人手是為了提高效率。但人一多,又意味著溝通成本要增加,這又會降低效率。這也是一組矛盾。 你看,我們生活周邊的萬事萬物,都內含了一組矛盾。它存在的意義,就是在艱難地平衡著這組矛盾。 好,那我們就回到今天話題的核心:創新的本質是什麼呢?我讀採銅這本書,有一個小體會,創新的本質,就是找到萬事萬物內含的那個矛盾,然後把它轉化成別的矛盾。 為什麼人類的大部分努力,都不算是創新?根子就在這裡。因為絕大多數努力,都是在原有的矛盾裡面打轉轉,沒有推動老矛盾轉化成新矛盾。 比如說,你手下有10個人幹工作。核心矛盾是工作量大和人數少。那怎麼辦?你讓他們加班。八小時不夠,那就996?996再不夠,就乾脆不休息?這麼幹,只是把這只駱駝往最終被壓垮的極限去逼而已。原來事物中的矛盾還在嘛,很多努力只是讓這個矛盾脫離了平衡,往極端去演...

NO.732 羅胖精選 | 你相信“人月神話”嗎?-什麼是“人月神話"呢?

和你一起終身學習,這裡是羅輯思維。 最近,我們欄目的策劃人,王占景老師推薦我看了一部紀錄片,是講波音飛機是怎麼製造出來的。其中有一句話,給我印像很深。 這家飛機製造廠,其實就是一家總裝廠。飛機上的全部零部件都來自其他地方,比如座椅來自德國、機翼部件來自中國。你能想像出一架波音747飛機上總共有多少個零部件嗎?600萬個! 而且,這600萬個零部件,可不是像生產汽車那樣,靠機器人、流水線來自動裝配,它基本是靠工人手工組裝起來的。你可以想像,這600萬個零部件中,不管是一顆螺栓沒有擰緊,還是一顆螺絲釘掉進了引擎或油箱裡,一點點小問題,都會給將來的飛行帶來意想不到的災難。那部紀錄片講到這裡的時候,一位接受采訪的老師傅說了一句話,原文是英文,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,質量是質量,數量是數量,你不能用質量去代替數量。 什麼意思? 你想,如果說這架飛機由600萬個零部件組成,那就一個都不能少,你不能說我這599萬9999個零部件都是質量最上乘的,也全部精準組裝到位,但有一個零件不見了,你看能不能通融一下?肯定不行啊。它質量就是有重大隱患。 我父親也告訴過我一個類似的小故事。他年輕的時候,學過放電影。那個時候的電影放映機都是機械的,機械結構非常複雜。而放電影的人都要學怎麼拆卸和安裝放映機。有一次,他就拆了,也裝了,也能正常放映了,但是就是多出來一小碗螺絲。老師傅就白了他一眼,說,既然多出來了,就是多餘的,你就扔掉吧。這當然是擠兌他的話。雖然看起來運轉正常,但是因為這數量上出了問題,質量上一定有隱患。雖然眼下並不知道問題在哪裡。你看,質量是質量,數量是數量,你不能用質量去代替數量。 這句話之所以值得回味。 是因為它裡面有一個道理,就是: 不同性質的事物之間是不能相互替代和轉換的 。 用一個抽象的總體的指標,沒法理解一個複雜的事物。 可能有人覺得,這個道理實在是太普通了。 這還用說嗎?千里之堤潰於蟻穴,說的不就是數量和質量之間的不對稱嗎? 下象棋,你車馬炮俱全,但是還是可能被對方將死。 這說的也是 數量 和 質量 之間的不對稱啊。這有什麼不好理解的呢? 但是,這個道理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麼好懂。人類日常的很多誤區就是這麼來的。 比如,比較兩個國家的實力,我們喜歡用GDP數據或者是軍事裝備的數量來比較。 好像也能...